美国行记(十一)-- 文明的差距
时间:2014-06-06 作者:孙玉石老师 来源:·IESC
自律、内敛、守规则、尊重他人——这是那个我很欣赏的孩子的个性特点,他跟我儿子一个年纪。听到他妈妈转述的他的一些话,时常让我有一种痛苦的感觉。
他在去了沈阳著名的“宜家”后,再也没兴趣去了:“就算是免费让人们体验那些床上用品,这些人也太离谱了吧?怎么人们真拿那儿当家了?随便在家具上乱躺乱卧,东西扔得这一块那一堆的。”——我在去宜家时,看到那些举凡有自主活动区域被人们“不用白不用”地糟踏时,我对这些话太有共鸣了。
他在室友们浑不管时间已然是后半夜,仍然大声地放着音响,联机游戏,无视他明天要考试的警告时,无奈地叹气:“文明是一种奢侈吗?”——我在面对公园里满地的垃圾、火车车厢里喧嚣的牌局、随处可见的“便宜不占白不占”行为时,觉得这声喟叹饱含着无数的沉重。
“五一”假期一过,报纸上无一例外地会报道“五一”期间,游客们出行时的诸多不文明行为。这个大约是固定主题了,就跟除夕夜之后要有春晚收视率调查一样。只不过,春晚收视率不一定当真,而不文明行为却不用去校对,不用去核实,它比真实还真实。有一次我们去一个极偏僻的观鸟湿地,想试试拍一拍天鹅。结果天鹅没拍到,看到的是满地扔的垃圾——水瓶子、食品包装袋、香肠、烟蒂。那些垃圾种类可以证明它们不属于当地村民。我敢确定那个地方没有车去不了,扔垃圾的人一定是开着车去的。那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扔垃圾的人有能力、有条件把垃圾不乱扔;二,扔垃圾的人跟贫穷、低收入无关;三,扔垃圾的人不属于这个自然景区。而且,我敢确定,这些人在家里,绝对不会是这么随手乱扔食品包装袋的。现代家庭里,谁家不是窗明几净的?
所以,别跟我说什么不文明都是穷造成的。也别跟我说低素质是农民工的专利。
假如把这些人挪到国外,会如何呢?想来一定会面对文明的尴尬。
有个朋友谈到这种情形时说,他们去的那个酒店里有中国人特定的就餐时间。酒店里有一个区域提供免费水果,平时都是满满的盘盏,只要我们的团儿一回来,那些盘盏就见底儿。后来酒店就不提供了。
在波士顿,我们在酒店吃早餐时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个区域是提供除常规的牛奶、麦片之类之外的食品,好像是加热过的肉食。想吃它们需要额外加钱。在这类食品前面有牌子提醒“用需要额外加钱的粉色票”,那提醒文字用的是汉语。这让我们很受伤,但也无语。
所以,那段时间,只要哪个孩子从包里掏出小食品,我几乎是心惊胆战地看着他的下一步动作。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一直在默默地盯着他们的言行举止。还好,因为学生们有老师督促着,因为有领队不断地提醒,还没有招来外人关于“中国人”的摇头叹息。我们同行中有几个男孩儿,每到有大门的地方,他们就主动把门拉住,等我们大家一路过去。我因为这几个男孩儿的行为心里舒畅了好久。
我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我看到的“这个国家”的情况上。我有眼睛,我会看到我们这里“理当出现”,但在“这个国家”却“没有出现”的种种行为。
无论是自由女神像岛上,还是哈德逊河、查尔斯河上,绝少看到水面上有漂浮物。水就是水,河就是河。
无论是时代广场,还是波士顿公园,还是大片大片的原野及丛林,还是我们住的Comfort Inn楼外,都很少有触目可见的塑料垃圾之类的包装物。那些被前些天大雪压倒的树,自生自灭;那些白色的芦苇,无边无际;那些草坪、栅栏,都很整齐,没有横七竖八的东西散落在上面。
机场、车站,人们安静地排队。超市付款,收银员满脸真挚地笑——但如果是一个看起来学生模样的人要买酒,他的拒绝却不会因笑容而妥协。餐馆吃饭,侍者的声音如此明朗与活泼。
前面的人开门,要为后面跟着的人扶一下门;走在窄路及电梯上,人们自动给后面要超越的人让出旁边的空间。逛街的时候,有好几次,我被后面的人道歉。其实是因为我挡了人家的路,人家要过去。
小镇上,行人过马路,机动车自动减速,行人也迅速加快脚步。
餐馆、酒店、高速公路休息区、学校、商场,我们所去的这类地方的洗手间,都是洁净的,设施完备的。在第五大道的星巴克,我们被指引去了他们的洗手间。那里面的洁净程度让我反复审视:它到底是不是天天在启用?
在华盛顿,学生们去航空博物馆参观时,我和周老师走得太累了,就没跟大家一起进去。那天外面阳光非常好,气温简直可以跟我们过“清明”或过“五一”时的温度相比。周老师去拍松鼠,我坐在国会山前面的大片草坪外的长椅上,看面前人行路上络绎不绝地走过的人。爸爸推着车的,妈妈让孩子“骑颈”的,哥哥带着弟弟的,慢跑的,玩滑板的,闲谈的。哦,没人吃零食,也就没垃圾可扔。人们走就是走,跑就是跑,散步就是散步。闲暇着,体验着闲暇。由这个我才意识到:我们的闲暇似乎总在伴随着手拿着嘴里嚼着各种食品,“吃零食”与“闲暇”几乎是伴生的。莫非我们真是饿得太久了?
池塘里有各种鸟,草坪上也有各种鸟,还有松鼠。很悠然,不怕人,陶然忘机的样子。这又让我想起我给国内一些小朋友们上课,讲到某些鸟,总有几个孩子脱口而出问“好吃吗?”“我要抓了来。”——不,他们不缺食物,他们不饿。可为什么他们天然就有一种想把这些小东西据为己有甚至毁了它的冲动呢?
在酒店,我们一位老师忙着跟一个现居美国的学生见面,一时间忘了拿自己的箱子。箱子就放在大堂附近的一个公共区域内。等这个老师想起来时,都过去半个多小时了。他去取箱子,大堂服务人员跟他打招呼,说您拿好。这个老师意识到这个人一直在替他留心着箱子。
……
在这样的时刻能够顾及到“别人”的情境里,人们对自己的各种冲动与欲望保持着克制,而使人人都享有一种不被侵占的权益,所以多数时候人们心里不用急,也不用担心。所以安然,所以对别人较少敌意,所以,也比较乐于表达自己的善意。这种感觉,我在香港的时候,也体会过。
看着这种人家“有”而我们“没有”的行为,我知道这中间的差距是文明的差距。这差距,让我感慨,更有点儿羞恼。为什么?因为人性是没有种族差别的,外国人、中国人,先天在人性上差距并不大。那么,出现差距,就是后天形成的。
这种文明习惯是源于约定俗成耳濡目染,还是有法律法规制约强制形成的?我们可能倾向于认为是有法律法规制约的,尤其会拿新加坡的法规严明、执行坚决从而建立了良好社会秩序来举例。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制对于文明建设有哪些制约呢?以我有限的一点儿关于美国公民的知识来理解,我知道他们有一个“社会安全号码”,类似我们的身份证明。这个东西对美国人有很强的制约作用。但我只是知道美国人在经济收入如税收方面被它看得牢牢的。但这个东西似乎没有涉及到对文明行为的制约。
所以,全社会的全面文明,很有可能还是一种约定俗成,一种“教化”所致。
那我们的约定俗成都有什么?我们的“教化”出了什么问题?
人们会说,我们人多,管不过来。(这里的“管”,不是指幼儿小时候不断提醒反复训练的行为养成,而是指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处置。)“管”,文明行为如果是靠“管”才能执行、出现,要靠警察举着电棍才能保证文明行为,它还是文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