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培训日记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培训日记

美国行记(十)-- 衣食住行的浮光掠影

时间:2014-06-03   作者:孙玉石老师   来源:IESC


人们向往陌生的地方或环境,主要是因为那地方与自己现实生活的“差别”所带来新鲜感。到一个陌生环境后,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人都会进行这种一种比较——从农村到城市,从南方到北方,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莫不如此。

这种观察是一种来自个体视角的审视,带着极强的偶然性,不具有典型意义,但是会很真切。接下来我表达的美国人的生活中的诸多小结论,就是这种基于个人经验下的比较。为便于归类,我从衣食住行几方面来表述。

让我感到万分惊异的,就是人们穿衣服毫无季节特点。这在我这个中国北方人眼中看来,简直是逆天。在我们北方,四季分明,一季有一季的穿着,“换季”是春秋两季的大事情。“单衣试酒,光阴流逝”,是中国诗歌里的经典意象。

我们去的纽约是美国东北部,气候跟我们北方类似,而且那些日子纽约正大雪。我整个行程中一直是棉衣毛衫,有时屋子里很热,但也没让我觉得必须换装。但看看IESC的几个女孩,看看各校教室、接待室里的学生、教师,我直要惊叹:他们这是过冬还是过夏呢?纱衫、短裙,光腿,露着半截胳膊。尽管室内温度很高,但是室内外的温差是不容忽视的呀!莫非每人出门就直接上车?还是每人都随身带着两套服装?上半身可以有厚大衣遮挡,可是腿莫非对温度没有感知?后来大家说,可能美国除了有足够的暖气供应外,他们的食物热量太高,所以必须得散热。


由这个玩笑又想到一个现象:我不止一次看到很多男士的户外休闲装搭配里,裤子是米色,浅米色、浅灰色。这种浅色裤子,在我这北方人眼里看来,是非要过了清明节才会穿上的。北方的经典冬装,是深色的蓝、黑。这样穿,一来耐脏,二来,看着也感觉厚实呀。厚实,意味着暖和。美国人这种冬装夏搭,看来也跟温度有关,当然,还跟空气清洁及换洗频繁有关。

衣服的款式呢,嗯,在沈阳的人,如果有谁逛了各个“奥莱”,看到那些美国品牌服装的话,就差不多够攒出一个大概印象了。T恤、夹克、线衫、衬衫,多为棉制,样式简洁,宽松。御寒服有羽绒服,棉衣,还有很多人穿半长的呢子大衣——我好久不在沈阳见到这样穿的人了。较少看到人们穿皮草。

我们没有入住普通美国人家庭,所体验的是酒店早餐、自助餐、小餐馆、中餐馆的食物。自助餐与中餐馆的菜式虽然略与国内有别,但基本特色还在,但是分餐制是国内没有的。各式菜的小餐馆——意式菜,墨西哥菜,食物有牛排,匹萨,大号汉堡,叫不上名字的卷饼,沙拉。面包没啥区别,各种固体食物也都说得过去,只是不习惯菜里面的各种调味汁、调味料,尤其是粘糊糊的东西。在自然历史博物馆外,我们买了一个热狗,一口咬下,我差点儿吐出来——这酸啊辣呀的尤其是姜黄色的怪色调,真是消受不了!怪不得俺儿子说难以忍受他们学校的墨西哥餐。



不过,各种餐的份量倒都很足。在中央车站,一个大汉堡,我吃得愁眉苦脸。晚上十多点了胃里还直沉。


我们在超市想买点儿半成品给自己换换口味,转来转去,看到的东西都没有想吃的愿望。饼干?面饼?罐头?除了甜的还是甜的。转来转去,最后觉得能够合乎自己口味的,竟然是寿司。——呵呵,我明白为什么我儿子去年夏天回来开始关注寿司了,我们娘俩的口味是一样的。这个时候真想念咱们沈阳乐购二楼那各式各样的成品面食啊!

有一个人人都会提及的现象,这里我再叨叨一回:在餐馆,想要热水得额外说明。在酒店,没有可饮用的热水,牛奶、饮料都是冷的。自来水管里的冷水是可以直接喝的,但热水不能喝。咖啡是热的,可是中国人哪有几个早餐用咖啡开始一天的呢?那些天为了能泡一杯茶,我们用煮咖啡的壶烧热水,温度不够,再把水放微波炉里加热到沸腾,然后再泡茶——这口茶喝的,费了劲了!不过,牛奶的质地很不错,味儿很浓。所以,最后我们好像都长了点体重。

住的酒店是连锁的,想来跟国内的如家、汉庭之类相似。设施很好,没有偷工减料产生的低档次感觉,沙发、桌椅、照明设施、洗浴设备,都是该什么样就什么样。相比较起来,国内有的酒店在细节上就经不起谁敲了。就好比那些免费提供的一用就掉毛的牙刷——用“名符其实”来要求它们的话,名是有的,实呢,打点儿折。

美国人的住处如何呢?

车行在纽约曼哈顿区时,Effie曾经指着一片看起来比较有历史的楼区解说到,这是片公寓。然后把它和我们在公路两侧行驶过程中见到的郊区二层小楼相比较。公寓密集度高,住的人多,自由空间少;郊区这些住房相对独立,自由空间大。所以,住前一种房子的人,收入比住后一种房子的人要低一些。哦,这一点跟我们在国内不太一样,咱们是没得选择,必须大家挤在一片楼区里“互为邻里”,想独立,哪来的空间呢?


我们住的酒店在新泽西,与纽约隔河相望。每天在返回酒店时,总能看到路边或成片或独处的居民住宅。有些人工作在纽约,住在新泽西。这些民居里的人,大约就有许多人工作在纽约的吧?那些房子多是二层小楼,独门独院儿,白色居多,也有淡黄、淡绿等颜色。门前是台阶,院外有车道。连成片的,看起来像我们的“小区”。那些建在山坡上,小山顶上的,看着有点儿遗世独立,很有点儿护林人林间小屋的感觉。我们到达那天,月亮将圆,半明半暗间,看着山上的小房子,感觉像是走进了童话里。可我转瞬就变得现实起来:谁来批准他们在此盖房?这么远离尘世,他们怎么解决煤水电这一类问题的?垃圾谁来帮着收?每天回家都要爬一回山,也不嫌腻歪?



耶鲁、波士顿学院、麻省与哈佛,都是位于小镇里。小镇的民居跟我们在车上远观的差不多,只不过搬到路边来了。我们跟儿子漫步在他们学校所在的小镇时,那些人家让我想起北京的四合院。那个小镇里的公共部门建制齐全,银行、邮局、商店、酒吧,什么都不缺。而且,该什么样就什么样,没有偷工减料,除了规模小一点儿,在设施的先进性、洁净程度、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上,都与大城市没什么区别。这是我觉得“小镇”了不起的地方。


人说美国是车轮子上的国家,以车代步是常理常情常态,我就不多说了。我说一下跟行路有关的情形。

十几天中一直坐在IESC提供的大巴上,对美国行车的印象只有来自观察了。我奇怪的是,所去的几个城市,车很多,堵车情况也有。但是城区的路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大马路”,反而看起来很窄。就拿沈阳的中街来比较,纽约曼哈顿城区的大多数街道,都只是跟中街步行街宽度类似。让我时常觉得,如果让几辆我们所乘坐的这样大的巴士并行,这路就快让人喘不过气来了。也许这些街道仍然沿袭着当年建城时的规格,所以并不现代。沈阳的浑南大道,那种一下子跑开N多车的大道边上,我经常有一种马路对面看起来走过去要那么费劲儿,遥不可及的感觉。这种路,在美国的十四天当中一次也没遇到过。


公共交通感觉不是很发达,起码在我看来公交车站点儿不密,而且等车人也不多。也许我没走到地方吧。

长途车?我设计让儿子从费城来纽约的路线时,儿子一笔一笔地跟我算车费钱,坐公交多少刀,坐火车多少刀。算来算去,结论是:还是老老实实跟大巴到费城,再从费城城际火车去他们小镇最便利。哦,这个时候,我开始想念国内四通八达的长客了。

去华盛顿那天,适逢周末。在著名的中轴线上,有国会,纪念堂,博物馆等著名建筑。车不多,人不少——参观博物馆的人,在广场漫步的家庭,玩冰球的孩子们,慢跑的年青人。那天天气极好,很多人穿着夏装。这种闲适让人羡慕。


一个国家就像老百姓过日子,人多有人多的过法儿,人少有人少的过法儿。很多咱们自己不如意的事情,也是有原因的。用俺儿子的话来说:“咱们人太多!全球人都像美国人那么生活,那得需要多少个地球啊!”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 2014 IES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沈阳伟蓝德教育发展咨询有限公司

辽ICP备15015917号-1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建设 原创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