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培训日记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培训日记

美国行记(九)-- 英语之伤

时间:2014-05-30   作者:孙玉石老师   来源:IESC


我的英语很差,尤其口语,有时我甚至都不敢确定自己的英文字母发音是否准确。签证和入境时的对话都是用的汉语,还没觉得这个障碍有多么具体,多么扰人。真进入美国境内后,英语,它成了我的内伤。

到了纽约肯尼迪机场,从飞机上下来,周围能见到的文字符号就全成了英语。进入入关大厅,一个黑人工作人员大声地喊着什么,一长串句子只能听得清个别词。旁边有标牌,乘客们分成两队,向左或向右。我犹豫地等着身后的同行人们过来,随他们走向其中的一侧。习惯性地寻找能给自己下一步如何行动的文字指令,结果发现基本无益,没几个熟悉的字词。看向某个电视屏,迅速滚动着的字幕及人们嘴里吐出来的声音,没什么能帮到我——那一刻感觉像是被扔进水里,茫茫与慌慌的东西沉重地压过来。接下来的十几天,我一直被英语带给我的这种挫败感笼罩着。

在超市,收银员友好地跟我们道别,我只能尽最大努力冲她微笑。

整理房间的客房服务人员问我都需要什么,我摇头表示不需要,她说出一连串问句,大意是问我是否如何如何,我胡乱地点头。

在哈佛的接待室,有人问我几点了,我听了两遍才明白,但我没回答,我把手表出示给对方。

在课堂上,教授讲的内容跟我的专业很相近,我能边回顾以往的内容,边读下发的参考材料,连蒙带猜地听个一多半。课下,跟教授交流时,我便完全得依赖SarahChristineEffieCara的翻译。结果,我本有无数的话题、很多的疑问想表达,最后,都止于无法言说。


参观博物馆这种信息量暴棚的地方,没有文字帮忙,基本上等于入宝山而空归。面对各式各样的展柜,我尝试着一个一个标签地去寻找那些事件的梗概,那些物件的的来历,哼,一无所得。这样逛博物馆真是对博物馆的大不敬。可那些个博物馆我都是以这种状态逛过来的。后来只有逼着自己接受这个入宝山而空归的事实了。

在波士顿这个美国历史名城作环城游时,有一个请来的专门的观光导游随我们车进行城市历史介绍。她穿着当年波士顿建城时的特色服装,用话剧舞台上的语调及动作表演性地讲解,再现当年独立战争时发生在波士顿的一个又一个事件。一会儿是旁白,一会儿是剧中人。这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女子,职业精神令人赞叹。可惜,她的精彩演绎,在我这儿差不多都是鸭子听雷——不知所云。


MIT食堂吃饭,是自由选择。周老师把选餐任务交给我,他去各处观察MIT的学生。我选了最不需要复杂表述的SUBWAY柜台,由随行的一个口语比较好的学生帮忙表达后,算是订了自己的餐。但在交多少钱、选什么饮料上发蒙了。还是学生过来帮我搞定了这事情。那些日子,每到自由行动自己找饭吃时,我们都牢牢拽住王老师和李老师——他们俩分别有在美国生活一年及四年的经历,不但能熟练表达,还能知道一些事情的细微差别。

在第五大道逛的时候,我们是在指定街区内自由行动。那个以奢侈品著名的街区,没啥适合我们的东西,我们便只是各处看。有些礼品店价格明明白白标在那儿,想买的话,指指点点外加比比划划——基本都是周老师在表达,倒也把想买的东西顺利拿到手了。可在想去找洗手间时,我们窘了。“哪儿有卫生间?”先跟一个黑人警察打听,“WC?”他的大眼睛转来转去,满脸疑惑,不知我们问的是啥。看得出,这里的卫生间不是我们国内厕所上常用的这两个字母。找出另一个同类意思的“Toilet”,但估计我的发音不准,对方仍一脸茫然。后来在一个礼品店里,一个女孩儿看到周老师写在手机上的这个词儿后,给我们画出了前往刚刚经过的星巴克的路线,又在星巴克工作人员指引下,找到洗手间。后来大家聚在一起,我们一起笑这番对话给我们带来的困扰,王老师告诉我们,这里习惯于用“bathroom”这个词儿。

后来,在王老师指点下,周老师了解了一个很有用的句子,后来再遇到需要沟通的情节,他用这个句子再加上几个表示肯定和否定的词汇,便能顺利完成各种需要我们自己打理的若干简单事情。那个神奇的句子是“I dont speak English,那两个词汇想必你也猜到了,是“yeah”和“no”。他笑呵呵地跟对方说出那个句子时,对方总是恍然大悟一样,然后用尽可能多的手势、体态、表情及少量简单明确的词汇来跟我们沟通,效果居然不错。每到这个时候,我深深地感到,“不会英语”不是在美国无法沟通的理由;没有勇气去表达才是问题的根本。意识这一点,我有些恼怒——对自己。

这种恼怒及挫败感,在研究与儿子相会的这件事情上达到最高峰。此次行程安排给费城的时间只有多半天,儿子那几天又特别忙,没法儿在周六周日抽出时间来纽约与我们相聚。如果想跟儿子多呆一段时间,最理想的办法是我只身前往儿子学校。出发前亲友们都是这么为我设计的。但遭到这一行诸多语言不通带来的打击后,大家都觉得如果让我自己前行,即使我有这个勇气,大家也不敢冒在美国发寻人启事寻找我的风险——况且我自己一丁点儿勇气也有。可恶的是,到费城那天,儿子学校有考试、作业点评,都是必须他到场的。我们若是能前往他们学校,他这几个任务就不会被耽搁了。可是,从费城前往哈沃福德要找到火车站,要坐火车前往,需要种种对行程的选择及陌生境况的应对,我们不好说能否顺利达成这些事情。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走丢了,嚯,那连跟儿子短短的五个小时的会面时间都得泡汤。最后,儿子不得不把考试时间提前,把作业评估时间重新安排,从学校赶来费城接我们,我们跟他去学校,然后他再把我们送回到“组织”身边,他自己独自返回学校。我当时暗自想:如果儿子毕业时需要我们来,那样一趟行程可比从费城到哈沃福德复杂多了,我们到时候还是这么不中用么?后来看到微信上有人转发一个留学生给自己父母设计的赴美攻略,一环一环拍照,一步一步指点,从登机到抵达,殷殷之情,尽在一个一个嘱咐中。忽然意识到,原来照料者与被照料者的身份转换,这么不经意间就到来了?——该死的英语!不怪英语,怪自己把英语一直放在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更怪自己在面对英语时的那种心理状态。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 2014 IES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沈阳伟蓝德教育发展咨询有限公司

辽ICP备15015917号-1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建设 原创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