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培训日记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培训日记

美国行记(八)-- 文理学院

时间:2014-05-27   作者:孙玉石老师   来源:IESC

我高一那年,曾经向长年工作在外三年才回老家一次的舅舅打听这样的问题:

1、本科和大专是什么意思?——我们当初的班主任、意气风发刚刚从辽宁大学毕业的董老师总是在为班级能有多少人上本科而踌躇满志。我当时的想法是离开家去外地上学就已经很让人激动了,本科和专科,不都是高中以后要去念的学校吗?

2、大学和学院是怎么回事?我们知道辽宁大学,当然也知道清华北大;但还有一些学校不叫大学,叫学院,它们是怎么回事?比方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比方说吉林工学院——看,我能想出来的都是东北三省的高等院校,我当时对高等学府的认知也只能到此程度为止了。

之所以向舅舅打听,因为一来他是文革前的大学毕业生,二来他家有三个跟我相仿正处于高考预备期的孩子。那是当时我能找到的对中国高等教育最接近于“了解”的资源了。

舅舅给我的解释极其学术化,我听得似懂非懂。后来我自己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差不多是没有几种选择地选了一个学校。

我当年的疑惑如今仍然会在相当多的家长心里存在着,只不过疑惑的对象是美国的高校类型。

我这里多数认知来自纸上介绍,还有自己的推断,夹杂一点点此次的观感。

我们耳熟能详的哈佛、耶鲁、加州理工、加州伯克利,它们或者是专业较庞大如哈佛与伯克利——只不过前者是私立后者是公立;或者是专业性比较单一比方说加州理工。这些大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校有本科层次,也有研究生层次。我们此次去的哥大的教师学院,就是研究生院,就是说学生们已经是研究生层次的了。这类大学,通常人们称之为UNIVERSITY,而且通常它们规模比较大,人数过万是常事儿,哈佛据说学生2万,本科生7千。所以申请的孩子们称这类院校为“大U”。

还有一类高校,规模很小,只有本科,Liberal Arts College,“Art”不是艺术,是素质、能力这类隐性能力。申请的孩子们称这类院校为“LAC”。这类院校,超过三千人大约就是最大规模了吧?卫斯理安是我查到的人数比较多的学校,2800多人。

所以,官方分类的标准是有无研究生院,我私下的标准是学校规模是否很小。大有大的优势,比方说专业多,人多,可以大开眼界;小有小的优势,比方说深入的研究,安静的思考,全面提升的人文素质。这两者之间的不同,有点儿像皇朝万鑫之于私人会所,北京首都之于丽江古城。

不办研究生院,这对于大学来说,就好比一个人你可以有机会用一些办法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声望,却要压制这种冲动而低调、内敛保持本色。这是很难的。——最近听说沈阳大学要申请博士点儿,必须得把专科层次的办学职能剔掉呢。

国人很少有人知道文理学院这种办学模式的存在,更不要说了解这两种学校间的区别。当初我先是在薛涌的《北大批判》里接受了“人文教育”的理想,对这类大学有过模糊的向往,后来在高燕定的书上第一次读到文理学院的介绍,第一次读到沈睿的那篇文章。再后来发现所有人介绍这两类学校时几乎都从这两份资料里提取素材。

儿子申请时,两种类型院校都收到过录取通知,他一度对文理学院毫不在意,但后来却坚定地选择了哈沃福德——一所以理科为优势的文理学院。不是冲着排名去的,我想主要是为了那里非常周到的学术安排。


当老师的人都知道,如果你面对的人数超过十五人,你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有细致的指导,因材施教就更难了。当你面对的学生超过五十个,你只能尽可能把你的内容以一种最有意义、最能吸引人的方式呈现以保证多数人的思路围着你转。如果你的授课对象超过百人,那只能是像北京外经贸的学生去听刘欢讲课一样,是一种单方面的狂热与吸引,是一种在超强的学习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据我分析,这种情况,77年恢复高考前的辅导教室里能出现,北京新东方的大教室里能出现。即便是我们如临大敌的高考教室里,又哪能说所有的学生都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呢?听课的学生没有要学习的愿望,多数时候老师们要面对的是一些无所谓的目光,老师们除了尽最大可能让自己的课好听有意义外,对学生们能要求什么呢?孩子们,你们自求多福吧!

所以,班型大小,师生比,是教育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指标。这笔账也不难算:规模大效益才高;规模小的课,必然单价就高——除非任教的人很烂。所以,沈阳的英语补习机构VIP课程价格都高,有外教的更不用说。所以,文理学院的学费都很高。而且,极少招国际生。

根据儿子这两年来的学习状况来看,文理学院的好处确实在于它的精致,它的周到细致。全校一共一两千人儿,选课也罢,上课也罢,绝无找不到位置没人搭理的窘境。不足之处也在于它的小——人少,想折腾出点儿大规模、大动静来,不容易。


这次我们去参观的院校里,西点军校通常在排名时被放在文理学院序列,波士顿学院名义上是大U,但不知怎么,我私下里就把它认作是文理学院了——大约是因为他们极少从国内招生的缘故?

西点军校门禁森严,哪里停车哪里拍照哪里可入哪里不许都有明确规定。学校所在位置周围有山,有河湾,当年建校时是很重要的战略要塞。学校附近有一个酒店,如果家长想毕业季来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找住处,这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得提前四年预约——而且预约了以后还不见得能最终用得上——据说这学校淘汰率很高,毕业率仅75%。这真是入校容易,读下来很难,且读且珍惜吧!这学校不招收国际学生。





波士顿学院通常被称为BC,是一所天主教大学。校址在波士顿以西,学校校园与周围的民居不着痕迹地混在一起。

从我们的车上下来,望向远处的学院建筑,我吃惊地吸了一口气——我对建筑的风格不甚熟悉,我只能凭直觉判断。哦,那些楼,看起来,简直是教堂的化身。引人抬眼向上的尖顶、塔楼,随处可见的宗教内容的雕塑。




学校正在进行招生见面会。我们在等招生官过程中,有一个教授模样的人过来打听我们是不是来自中国,然后很得意地说自己曾去过中国,引来学生们一阵欢呼,俨然它乡遇故知一般。

在招生官的引导下,来到一个招生见面会的会场。途中经过了屋顶高得惊人的阅览室,室内气氛庄严肃穆,不由人要屏住呼吸,简直有种要去听布道的感觉。招生见面会场是礼堂,仿佛是礼拜堂。三面白墙,一面黑褐木贴面,窗玻璃是蓝绿色系的宗教主题,也同样庄严肃穆。听众有家长,也有学生,各种肤色。学校除安排招生官介绍有关录取条件外,还有几名在校生对本校进行介绍。


比较这些学校在建筑风格、学生在校时状态这两种原元素,这所学校最让我心仪了。但BC每年招收的中国学生也不多。

那天是雪后,但天并没晴。看着雪中裹着的精致典雅的校园及校外的各种素淡色彩二层小楼的民居,觉得这个世界很虚幻。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 2014 IES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沈阳伟蓝德教育发展咨询有限公司

辽ICP备15015917号-1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建设 原创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