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培训日记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培训日记

美国行记(七)-- 美国的那些名牌综合大学

时间:2014-05-23   作者:孙玉石老师   来源:IESC


此次参观的大学有哥大、耶鲁、哈佛、麻省、波士顿学院、纽约大学、西点军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如果打开美国大学排名查一下,这些学校都是在前三十五名的名校。其中,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都是城市大学——校址在城市里的大学。

参加培训的地点在哥大的教师学院,它占据了某条街临街的一片古旧建筑。街对面的一片校区,是哥大的重点校区。我们分两路参观校区内的建筑:重点实验室啦、图书馆啦,塑像啦,甚至还有一所教堂。参观时的时间恰好是下午上课前,所以有很多学生在校内走——可称是络绎不绝。学生们步履匆匆,神采飞扬。隔三岔五就能听到讲中文的声音。早听说中国学生在哥大留学生人数不少,那天看来验证了此话。最有趣的是在哥大著名的智慧女神像前拍照时,另有一伙来自中国的本科生模样的一群人也在等着拍照,听口音居然是东北的。听他们自己介绍说,是哈尔滨的。


纽约大学是在纽约时参观的另一所大学,参观时天已经黑了,IESC为我们安排了一次与一个来自家乡沈阳目前在纽大读博的学生来进行互动。小伙子向学生们提供他对专业选择的建议,也介绍了自己在此的学习生活,看得出他对这个学校的喜爱之情。互动地点选择在时常被纽约大学借用的标志中心——华盛顿广场。这个广场本是公园,它周边多数是纽约大学的建筑。夜幕下,广场上跟巴黎凯旋门有些相似的拱门仍然惹眼,远处一些著名的街道及建筑是白天我们曾经去过的,但是,在这陌生的城市里,连东西南北都辨不出来,再怎么有名的建筑,也只成了一个名称,一个符号了。对纽约大学,我所了解的信息是它有很棒的商学院,还有很多的分校——2011年,中国上海也开始建立了纽约大学上海分校,好像去年开始招生了吧?

宾大在费城。曾有人跟我说,有宾大在,费城的其它学校都要被挡在它的阴影里了。参观宾大时,我暂时离队四个半小时,去了儿子所在哈沃福德。回来时,冒雨从火车站赶向据说已经很近了的宾大校区,走了好几条街都处处能见到宾大的楼,果然这是个大哥级学校,势力范围不小。跟队伍汇合,跟儿子分手,余下的时间还来得及跟着队伍参观了著名的沃顿商学院。一进大门,大厅里那种恢弘的气势让人不由得屏住呼吸。


领我们参观的是本校的老师吧?她热情地跟学生介绍这个商学院,我一来因为只能听明白少量字句,二来因为刚刚跟儿子分手,兴致缺缺;更有可能因为儿子已经明确表示对经济学不感兴趣,这个学院对我的吸引力就打了折扣。所以,照片上的我看起来有点儿神思恍惚。

参观耶鲁、哈佛、麻省理工、波士顿学院,这是去波士顿时的主要目的。从新泽西往波士顿途中,在纽黑文短暂停留,停下来参观耶鲁。当天大雪刚停,碧空如洗,学校正值总统日假期,小镇、学校都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我们先进入一所典型的学生公寓模样的小楼的一楼,等着安排参观。主厅里设置了几排整齐排列的凳子,大约是向来访者统一进行介绍时用的。这小厅进门处居然设有一个壁炉。旁边几个小间,设置成知名校友展的样子,呵呵,匆匆扫一眼,只认出来在《雨人》里的那个哥哥,还有朱迪福斯特。政要们当然不少,可我匆匆间顾不上去辨认。整个这个接待室的格局让人想起哈利波特们的宿舍。


在校园里四处匆匆走过,所见到的建筑让人以为来到了欧洲。据说当年为了使校园内新建的楼有剑桥的风格,甚至对一些墙面特意“作旧”处理过,使灰色墙体杂上黑色饰痕,以便看起来带有沧桑感。想拍照的话,那些气派宏大的建筑想拍个全景得跑出去很远。从Effie的介绍里我们得知耶鲁不但建筑模仿剑桥,它们的寄宿生制也是与牛津和剑桥一脉相承的。每年,新生会被随机分配到耶鲁大学的12个住宿学院中。学院设施完备,俨然小型社区。大学,本就是为学生参与社会作准备的,在学习期间仿照社区生活进行管理,为学生尽早进入角色提供了方便。——我再一次想起“哈利波特”,想起那里的四个学院。



哈佛和麻省理工,必然是要捉对儿参观的。所以参观时间一个在上午,一个在下午。当年我第一次知道这两个世界顶尖学府,就是缘于一篇介绍这两所学校的“相互较量”的文章——互相看不上,互相较量,一文一工,学科特色鲜明等等。当时我还是一个大二的学生,看着文章里对那两所学校的描述,哈佛的自信与骄傲,麻省的促狭与狂傲,跃然纸上,我油然泛起一种此前未有过的对“世界名校”的模糊的向往。

两所学校离得不远,风格全然不同。“哈佛红”为主色调的哈佛校园,安详、平静,校内的小径窄窄的,楼不大、也不高,那个著名的三谎雕像并不是坐落在什么大广场上,而只是在某一栋不怎么起眼的楼后。天又飘起了雪,校园里学生不多,偶有学生走过,也是匆匆而行,我们的领队不停地提醒大家:“靠一侧走,别拉横排,别挡路。”图书馆前有那么多阶台阶,被雪覆盖着,引人望向红色大门,以及门前厚重的石柱。如果你读过吴咏慧的《哈佛琐记》,再来这里参观,你会惊叹吴的笔真是描出了哈佛的神——我一直认为那是我读过的最好的有关哈佛的书。



去麻省理工,不待我们领队提醒,大家就已经意识到:必然是这儿了!看门前那怪里怪气的半身人形雕塑,是镂空的,仿若透雕,只不过雕出来的不是花纹,是各种数字;构成这种雕的材质,是像棉花糖一样扭成各种形状的涂着白漆的铁片,透着怪诞、精灵古怪。对数字如此推崇,是麻省理工(MIT)的特色。

这个校园里的所有建筑,都用数字为标示。楼不像耶鲁那么厚重,也不像哈佛那么端庄,怎么形容呢?狂狷。


主楼很大,走廊很长很多,我们紧紧跟着领队,但也禁不住向走廊一侧的教室还是实验室里面张望。学生们捧着电脑的、捧着书的,躺或坐,沙发上或椅子上或地上。领队介绍MIT学生们的恶作剧传奇,毕业设计传奇,学习狂人等。这个不消说,对MIT略知一二的人都会说出一两个典故来。




我们午饭就在MIT吃的。食堂很大,两层。感觉像是走进乐购各种食品店聚集的二楼,风味、特色、速食,皆有。一楼吸引我们眼球的是一排长条桌后面的一个女生,她在吃东西,看电脑,兼照看面前桌上摊着的一溜儿围巾及面包圈儿——看来人是可以一心三用,三心二意的哈!边吃饭边捧着电脑、捧着书的学生比比皆是。衣着随意,神态专注,真是,工科与文科学生当真是不一样哈。




这一篇,我把这几所巨型大学——无论是学术地位还是规模都称得上“巨型”——简单介绍一下。下一篇,我要把那几所小型的学院跟大家做一个介绍。

对这些大学的共同感受是:这些大学没有豪华气派的大门,也很少见金光耀眼的门牌——这可跟他们的巨型地位很不像呢!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 2014 IES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沈阳伟蓝德教育发展咨询有限公司

辽ICP备15015917号-1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建设 原创先锋